一位特派員問我:「凱特,你有被說過『你很假』嗎?」我說:「你問對人了,我常常被說很假。」「那你都不生氣嗎?」她又問。
我回:「不生氣啊,因為我覺得他們說得很對,我確實滿假的。」
.
問話的這位女孩,因為幫同事做了一件數字上需要核對的事,於是當面跟對方口頭確認,也許太過面面俱到,反而被對方酸了一句:「你好假喔」。這件事情反映出來的價值觀令人感嘆,不知什麼時候開始,認真的人因為過份認真而開始被質疑與嘲笑。
.
我問她:「你認為自己的堅持有錯嗎?」「沒錯啊。」「這不就對了,既然你覺得自己做的事情不但正確而且必要,那被說很假又怎麼樣?因為在你個人的認知中,”不假”等於隨便,等於套近乎讓彼此便宜行事,感覺上是一種相互信任,實際上是互推責任。
.
很多人對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似乎不好相處,但共事過後就會發現我很靠譜。比起”你這個人好親近”,我更在乎自己是不是一個可靠的人。有多少相處起來感覺真誠的人,做起事卻來含糊不清,推托卸責。如果”很真”是這等結果,那我寧願跟”很假”的人打交道,那種銀貨兩訖的乾脆,反而令人放心。
.
某一次出差的旅程中,助理曾經問我:「什麼時候才算”私底下”?」我跟他說:「從我們搭上客戶的車開始算,整趟旅行中除非回到飯店只有我們兩個,其餘的時間都不算私底下。所以你要做好你的角色該做的事情,哪怕中間大家坐下來一起吃飯,都算是工作範圍。我這麼說不是要你隨時戰戰兢兢深怕說錯話,做錯事,相反地,姿態越是輕鬆,腦子越是要保持嚴肅。」
.
你覺得真假是對立的嗎?我覺得真假其實是同一件事,它們會隨著我們面對的境況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應變。當你隱藏了自己的真性情,在工作中只表現出嚴肅認真的態度時,你覺得自己是假是真?
.
我恰恰認為自己很真,可若沒有別人眼中的假,又何來確認自己的真呢?
.
#katesmurmur